网站首页 >> 常用知识

玩手机头晕脑胀,可能是因为你忘了呼吸

文章来源:果壳 | 发表时间:2021/12/29 9:04:09 | 点击率:

当我们感到无聊、疲倦的时候,常常会拿起手机想要放松一下。但你可能没意识到,玩手机其实也是很累的!


图片来源:Giphy


手机不仅让你头昏脑胀、眼睛干涩,还可能悄悄改变着你的呼吸频率。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,和读纸质书相比,用手机阅读会导致深呼吸频率下降和大脑“过载”,使得阅读理解能力下降。这项研究最近在《自然》旗下期刊《科学报告》(Scientific Reports)发表。


一个好消息是,用手机阅读时多做深呼吸或许可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


阅读让呼吸变得更快更浅


科学家们已经证明,用手机阅读时,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变差,但仍未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。在这项最新研究中,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的本坚元康(Motoyasu Honma)等人想要揭开这种现象与呼吸模式以及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。


研究团队找来34名健康被试,让他们在手机上或纸上阅读村上春树作品《挪威的森林》或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》的前6页,同时监测呼吸和大脑活动。被试读完后要进行阅读理解测试,阅读和测试环节都没有时间限制。


实验证明,和休息的时候相比,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(称为潮气量)显著降低,而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了。也就是说,阅读的时候人的呼吸会变得更快、更浅,无论用手机阅读还是读纸质书都是如此。


图片来源:Giphy


两组被试阅读所花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,但是手机组在阅读测试中的得分显著低于纸质书组。研究团队认为,这是因为用手机阅读时人的长呼吸(sigh)受到了抑制,同时前额叶过度活跃,认知负担加重。


忘记呼吸,后果很严重


长呼吸的英文sigh,字面意义指叹息,但它实际上指的是不受我们主观控制的深呼吸,对维持肺部功能非常重要。


在呼吸的过程中,肺泡不断放气、充气,有时个别肺泡无法重新充满气体,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。因此,人体会不时自发进行一次长呼吸,吸入约普通呼吸两倍的气体,让所有的肺泡重新打开。长呼吸大约数分钟发生一次,具体频率受到环境、情绪等因素的影响。


可以说,如果长呼吸完全停止,人体的肺部功能就会渐渐衰竭。现代的呼吸机也会模拟这一人体机能,定时为患者注入大量气体。


图片来源:Tenor


此前一些研究也已经发现,呼吸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。在紧张焦虑时,深呼吸有助于我们找回思绪、平复情绪。


具体来说,认知负荷和情绪压力会影响呼吸的深度和频率,反之,呼吸模式也会影响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功能,这两个区域分别与高级认知功能和记忆形成有关。


大脑太活跃,未必是好事


那么,大脑活动和呼吸模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?


和阅读纸质书相比,用手机阅读时,前额叶皮层出现了过度活跃,这种差异在大脑左半球尤其显著,它正是与阅读理解有关的区域。


这项研究提出,在阅读纸质书的时候,大脑认知负荷适中,同时长呼吸频率比休息的时候更高,这可能有助于控制前额叶皮层大脑活动;而在手机上阅读的时候,过高的认知负荷导致长呼吸抑制与前额叶皮层过度活跃,两种现象相互作用,最终导致了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。


研究作者们认为,刷手机时有意识地多做深呼吸或许可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。此外,用手机阅读并不影响普通的呼吸,这是因为调控两种呼吸方式的机制有所不同。


图片来源:Giphy


说到底可能还是蓝光的锅


究竟是手机的什么特征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呢?


这项研究推测,可能是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影响了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。蓝光会通过内在光敏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(ipRGC)影响多个大脑区域,进而影响人的注意力和情绪。许多科学家已经证明,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不仅会导致视疲劳,还与焦虑、抑郁、失眠有关。


图片来源:Unsplash


总的来说,手机对人的影响非常复杂,我们需要谨慎看待单一研究的结论。


这项研究也留下了一些问题,等待未来回答。比如,翻纸质书和触屏翻页的动作不同,这对阅读有没有影响?如今许多人工作时使用电脑阅读资料,在电脑、手机和纸张上阅读又有什么不同?


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,用手机阅读最大的问题可能是——总想划到别的app去。说中了吗?


图片来源:Giphy


参考文献

[1] Honma, M., Masaoka, Y., Iizuka, N. et al. Reading on a smartphone affects sigh generation, brain activity, and comprehension. Sci Rep 12, 1589 (2022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98-022-05605-0

[2] Li, P., Janczewski, W., Yackle, K. et al. The peptidergic control circuit for sighing. Nature 530, 293–297 (2016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ature16964

[3] https://newsroom.ucla.edu/releases/ucla-and-stanford-researchers-pinpoint-origin-of-sighing-reflex-in-the-brain


作者:玛雅蓝

编辑:翻翻


  • 相关机构